中国能源新闻网讯(见习记者雷歆蕊 记者周倜然)3月26日,2025国际氢能大会暨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下文简称“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开幕。大会由中国氢能联盟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以“向新向绿,共创共赢”为主题,旨在搭建全球氢能产业发展交流、对话和合作的平台,助推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在讲话中指出,发展氢能产业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累计建成产能超25万吨每年,中国占比超50%,已逐步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引领者。与此同时,中国积极推动氢能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合作,参与国际标准和认证体系建设,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智慧。
詹姆斯·乔展(James George)提出,长期以来氢能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催化作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致力于支持中国能源发展,为加快绿色能源和低碳转型做出积极贡献。自2003年以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国科技部、中国氢能联盟持续合作,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职业培训和技术创新。目前,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燃料电池汽车和加氢基础设施,是产业各界共同努力取得的成就。
大会正式启动2025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中国氢能联盟将联动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江苏省和陕西省共同开展“专精特新企业技术路演赛、科技成果项目转化赛、氢能场景仿真技术应用赛、电解槽长时测试挑战赛”等四大专项赛事。
大会还发布了中国氢能联盟分别与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信息中心以及中国金属学会重磅合作成果《中国氢能技术发展路线图研究》《氢界|全球氢能专利模型与洞察》《氢能领域关键材料产业技术路线图》,有力支撑了我国氢能科技创新、数字模型、基础材料等领域的科学发展。
除主论坛外,大会围绕“政策引领、应用示范、技术创新、国际合作、产融合作”等国家战略发展方向,同期举办中国氢能联盟理事会、“十五五”氢能发展战略研讨会、海洋氢能开发技术与应用国际研讨会等专题会议,并于国家会议中心一期、二期联合展出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构建“企业技术展示+城市生态示范+产学研协同创新”三位一体平台。
大会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彭苏萍,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南峰,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可再生气体团队负责人詹姆斯·沃克(James Walker)作主旨报告。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地方政府、氢能示范区、国际氢能组织及使馆、科研机构、高校、行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政产学研用各方代表超1000人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