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自然(Nature)旗下期刊《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刊发本实验室在低温等离子体领域的研究成果。此篇题为《从短脉宽到长脉宽:通过控制残余电子获得的奇异等离子体子弹》(From short pulses to short breaks: exotic plasma bullets via residual electron control)的论文,由实验室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卢新培带领博士研究生鲜于斌、裴学凯、吴淑群等共同完成。
大气压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将等离子体产生在开放的空间而不是在狭小的放电间隙内,这一显著特点使得它在材料表面处理、生物医学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受到各国研究者的关注。在等离子体射流研究领域,其高速推进行为,即等离子体子弹行为引起国际上研究者极大的兴趣,这种行为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在毫秒甚至纳秒时间尺度下控制小等离子体团的可能性。国际上普遍认为,残余电子的行为对形成稳定的射流通道以及等离子体子弹的传播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是残余电子密度具有快速时空变化的特点,对其测量极其困难。迄今为止,虽然国际上有数百篇论文对此开展了研究,但仍缺乏对等离子体子弹行为的认识及如何控制残余电子。国际上不同研究小组对残余电子密度的认可存在着从102cm-3到1012cm-3的巨大差异。
此文中,研究者将脉冲电压的脉宽调节到长至电压关断的时间可以和残余电子寿命相比拟的程度,从而有效控制残余电子的密度,影响其动态行为,并控制等离子体通道的结构和等离子体子弹的传播。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发现等离子体射流的动态行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发现了等离子体射流非常有趣的分节现象,采用纳秒曝光的ICCD相机捕捉到其动态过程并对其进行了解释。该发现对深入了解等离子体子弹行为和控制残余电子密度具有里程碑性的意义。
该论文的结果表明,通过长脉宽也能对等离子体射流进行有效的控制。这种方法比通常人们所采用的短脉宽的方法要容易的多,能量转化效率也更高。文章中提出的这种简单新颖的控制等离子体射流通道结构、电导率、以及等离子体子弹行为的方法,正是等离子体在新一代的应用中所不可或缺的。这一发现必将加速等离子体射流的广泛应用。
低温等离子体实验室从2007年组建以来,在潘垣院士及各届相关领导、教授的支持和关注下,五年多来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约60多篇SCI 论文,SCI它引近千次。发表的论文多次被Nature,Science等网站报道,多篇论文被相关期刊评为年度优秀论文。